面试中这些常规问题究竟想考察什么
经常有小伙伴问我,为什么每次面试的时候都会被问到那些老掉牙的常规问题?
常规不代表不重要,大家都想了解的信息反而证明了它的重要性。一些朋友在回答专业性问题时很轻松,但是在面对这些常规问题的时候却很困惑,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一些同学擅于解难题,但他们经常在基础题上丢分。
面对常规问题,既要重视,也要了解它的原理,更要有应对的方法,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自我介绍
基本上所有的公司在面试开始都会让面试者做自我介绍,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考察的点很多:观察思考角度、表达方式、类比思考、语调、情绪、状态,考察思维逻辑性、客观性、条理性、准确性、内驱力、价值观等等。
自我介绍时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让面试官得到TA想要的信息,很容易就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后续双方沟通中出现问题。
所以在面试前就要提前做准备、归纳梳理,甚至做一些演练,例如在一分钟内介绍自己。如果在一分钟内能把自己的亮点和价值表达出来,那么通常对自我有反思和总结,有相对清晰的自我认知。
自我介绍可以用归纳法,例如自身整体经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质。如果面试官有需要了解某个方面再更多展开,这样可以更好地互动,避免答非所问。
另外,在演讲界中经常用到的MTV自我介绍法,即 me-task-value ,目前也频繁用到社群营销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项目经历
面试中必问问题之一就是项目经历,通过问项目经历了解面试者对于流程的掌握程度、深度、责任心、学习能力、理解力、团队合作性等等。
恰当的项目经历描述能够帮助面试官进行公司目前项目的比对。企业有招聘需求肯定是因为项目有问题需要解决,如果面试者有过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或者风险把控能力,那会大大提高面试成功率。
换位思考有时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些问题背后的原理。
面试者在面试前一定要回顾过往项目经历,尤其项目中印象深刻,让自己有触动、反思、成长、觉悟的一些事情。
自己真正去做去经历过的事情在表达的时候会更有力量,也更有感染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更好的让面试官了解面试者,增加印象分。
古人常说“三省吾身”,在当前生活节奏飞快,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和提高自己。
离职原因
面试官通常都会询问每段工作的离职原因,希望通过这个问题会了解面试者的诉求是什么,进而判断公司当下的情况以及职位是否满足面试者的诉求,从而判断面试者的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离职原因都是有多种因素的,在面试前也是需要对自身诉求做更多梳理,那么对自身更好了解,对诉求进行排序、抓住核心点,也会更好地把握住机会。
有些面试者因为被裁员会觉得“难以启齿”。其实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项目组调整、被裁员等等是很正常的情况,如实去表达就好。
期望薪资
每个职位对应都会有相应的薪资范围,通常面试官通过这个问题了解求职者的预期与职位的预算是否相匹配,如果超出预算多或者面试表现与预期不符,那么基本上就没有继续的可能。
通常最终定薪与过往薪资、工作经历、每一轮面试表现等等相关。在面试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走好每一步,那么最终在谈薪资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多主动权。
建议在更多了解市场的前提下,期望薪资可谈,这样会给彼此更多回旋空间。
以上的例子其实都是在围绕“需求”,面试过程就是在阐述双方的需求,理清自己、了解对方、互相理解、互相平衡。
圣凯老师《精进心》书中写到:人生是有限的,尤其是时间与精力,职位意味着责任与义务,平台只是付出的机会,把有限的生命聚焦于最大的付出机会,才能实现生命的成长与成就;人生是脆弱的,尤其是身体,因此劳逸结合是生命脆弱性的最好状态。
愿大家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发挥价值,成人达己。
版权声明:“staedy”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